2022年 11月27日#2022居家养老能力建设创新论坛#
直播回顾(二)
9:30
发言人:高峻松
北京愿力健康管理产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发言主题:居家养老产业趋势及赋能需求
发言内容:

尊敬的刘会长、主持人、各位同行,非常高兴今天有这机会与大家分享一点个人见解,我的题目 《居家养老产业趋势及赋能需求》,我会分四个部分来进行分享:

首先我想谈:对于“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 机构为补充”的再认识。当我们一提到这三句话会想到 “9073” 、“9064”,意味着大多数老年人都是在家庭里接受养老服务,只有少部分会进入集中式养老机构。通过几年的实践我本人有两点认识和大家分享。

第一,我越来越切身的感受居家是不能够脱离社区和机构单独存在,居家养老它本身是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别于传统的家庭养老,主要有这么三个方面:

第一方面,专业能力,如果有一个居家服务团队,如果没有专业的这种社区团队或者是集中式养老机构团队作为支撑的话,专业能力是非常不保证的。比方说我在养老机构里有营养师、有医生、有护士、有康复师、有社工,这些人如果给一支居家养老服务团队进行支撑和赋能的话,那么居家养老服务团队服务质量将会非常的高,而如果简单的一个居家保姆差距会很大。

第二方面,如果有支撑的话居家养老服务会更具有弹性空间,我体会最深的是对于家庭的劳动力的派遣,一般情况下我们在传统的家庭养老,一个居家保姆7×24小时都在,但是我们居家团队可以轮换让大家都得到充分的休息充电,这是弹性空间。

第三方面,根据服务对象老化程度变化,如果到最后阶段老人处在一个严重的失能失智状态,那么有可能他进入到专业集中式养老服务机构临床护理会比他继续留在家里接受服务服务品质更有保障、更有安全性,服务成本也会更实惠一点,服务成本会降低。

第二就是随着这种跨界整合,居家、社区、机构以前我们提及的时候,我本人概念当中往往指的都是专门的养老服务团队,现在看社区和机构包括的内容会更加广泛,围绕着我们老年人日常生活各种各样的服务,其实都是这个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内容。那么例如说这种机构他应该不仅仅是养老机构,还有多种形式的医疗机构、康复机构、评估机构、法律援助机构,这些都是机构。最近这几年,有关部门提出来“物业+养老”模式,我觉得这确实是比较真实的范例。我们在居家养老服务领域真实的一个服务场景是大量的工作是由非养老的供应商来提供。因为老年人的需求是多种多样,单纯的居家养老服务团队很难做到包罗万象,所以我们今天来探讨中国居家养老服务能力建设应该把格局打开、把眼界更放宽,这是我的一点思考。

接下来我想提出我的下一个观点:居家养老是对各类养老资源的系统性利用,前几年学术界有一个探讨是我们中国的养老究竟是“未富先老”还是“未备先老”,是绝对数量的养老资源不足,还是没有做好准备。伴随探讨有的学者把养老资源进行了分类,我整理了一下大致有这么五类:

第一类是指家庭的资产,比如说我们的养老金、退休金、养老金、家庭的储蓄,针对绝大多数城市老年人来说更重要还有自有房产,这都是我可以用于支撑自己养老的重要资源。

第二类是从社会角度,整个社会为了应对老龄化,为老年人提供公共服务空间。这里面有养老机构、医疗机构,有一系列的社区生活配套,不一定单纯仅仅为老年人服务,但是都是老年人可以利用。

第三类是劳动力资源,主要是以护理人员为代表的各类服务人员,他们凸显技能的专业性,当然也包括老年人的家属,如果经过培训教育,这是劳动力的一部分。

第四类是社会福利政策,它不折不扣的是养老资源的一个重点。比如说各类的这种补贴政府购买服务的政策都是福利政策,是养老资源。

第五类是老年人个体技能,比如说某些工作技能在退休以后,还可以继续为社会提供服务获得报酬,这个无疑对于保证自己老年生活质量都是非常有帮助的,这应该算一种养老资源,这是五大类。

第六大类是有的学者对于老年人老龄社会的观念认识,对于养老方式的老龄状态下生活方式的开放的心态这种观念也被当做是一种资源。

从资源划分的角度来看,很明显居家养老服务实际上是体现了对上述各类资源的综合性利用。那么既然我们谈到综合性利用,这里面内含了有三个特征:多元化、专业性、系统性。

第一是多元化,有实体性的资产、有政策,甚至还有观念,所以是多元化的。但是在每一个领域它又体现了高度的专业性,多元化和专业性共存的情况下,先天的决定我们对上述资源的利用要具备系统性,这是我今天的一个观点。

居家养老服务能力的本质是对各类养老资源的利用能力,既然居家养老服务能力的本质是各类养老资源的系统性利用,我们有可能就会面临经营模式的转变,在实际服务当中,我碰到几种不同的情况,举两个例子:

第一就是养老驿站邀请外部服务商来驿站为老人家修脚,驿站会要求外部服务商给我一定的分成,比如说50块钱从中提5块钱。同时驿站去居民住宅小区进行推广,有可能物业公司也会要求不同形式的分成,当然有可能是货币化也有可能是其他形式,这样的话本质上来讲大家都是在利用自己的优势地位来进行变现。驿站由政府赋予了特殊的这种职责,老人在里面更方便的了解政策,同时相应的服务也可以获得政府的补贴,比我们直接进入到一个修脚的社会性服务机构有政策性的优势。物业公司毋庸置疑,它掌握了最后一公里,所以它把大门向各类社会机构敞开的时候,它有资格有优势地位来获得收入。

我们必须意识到为老人家服务本身是一个带有微利属性甚至是完全公益不赚钱,我们设计居家为基础的这样一套体系的初衷,是希望能够降低服务成本,可是在实际运作的过程当中很有可能增加了成本。当然目前阶段增加这部分成本往往由政府购买服务来把它消化掉。

居家养老服务这个产业如果想规模化发展,我们现在就有必要回过头来探讨原有的居家服务商的存在价值在哪里。举几个例子:如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都可以派出社区的护士、护理员,根据评估的方案到周边的老年居民家里上门服务提供一些临床护理、医疗、 药物管理服务。如果这个老人家居住小区的物业公司都可以帮助老人家利用现有的一些平台软件订餐、获取各种各样的生活服务,如上门维修,甚至说快递公司可以自建一些中央厨房,按照区域划分把老人家的营养供餐直接给解决掉。

我们现有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它的存在就值得再次探讨,因为与以往情况不一样的是我们目前的大数据技术手段是高度发达。依托于社区传统的服务设施、物业公司、餐馆、各种各样的便民服务网点,把为老服务作为他们的一项附加值,通过数字化的手段组织起来的话,有可能单纯的纯粹居家养老服务商就不太被需要了,这是我们居家养老行业面临的一大课题。通过新的技术手段把大家组织起来是什么呢,实际上就是这些资源的相互赋能。

通过相互赋能,我们完全实现市场化,达到降低服务成本的目的,这是我们赋能发展的意义所在。我简单举几个例子,现在有一些成功的案例。第一个是医养结合方面,大家都知道现在很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二级医院都有为老人家提供这种免费体检、上门服务、送药、慢性病管理这些服务,甚至也都装了一些智能化的设备,可以远程获得老人家的各种生理指标数据。那么实际上比如说他们扩大了服务的内容,通过国家政策扶持也一定程度上为这些机构增加了收入。以前由于技术手段有限,他们的精力顾不上,现在看这些情况有大幅度好转。现在应该说有很多成功的案例,主要在社区层面的医养结合服务机构。

第二类有些法律服务机构,大家都知道老人立遗嘱是一个相对比较复杂的过程,从前期的行为能力评估到现场制作到后面的保管,我看到有一些律师事务所专门发展这一块业务,在老龄化社会背景下遗嘱业务其实需求量很大,但是由于服务对象比较特殊,又不是一个普通的律师能够独立完成的,那么通过与养老机构的合作、医疗机构的合作,既给自己增
加了法律业务,也为一些养老机构进行了营销的渠道服务。

当然后面还有一些平台企业,主动提供老年餐服务,这种赋能的优势就更加明显了。那么总体上,从这部分我的结论就是,基于现有的技术手段,基于现有的社会服务平台性企业,他们自身的发展有可能通过一定程度的系统性综合利用会在原有的居家养老服务产业,大幅度的提升居家养老服务的水平,关键还是赋能发展、相互赋能,彼此做加法。
对于这个行业的展望,我想提出这样的一个观点,我认为居家养老服务产业领导者将来自于平台型企业。这里面我有这样的一种方法模型。居家养老服务产业我们可以把它分成三个发展阶段,在初期是机会主导型,然后是资源主导型,他们会稳定在能力主导型这样的一个过程。在每个阶段,机会、资源和能力这三者都是处在一个共同的状态,但是起作用的比重是不一样,所以我门提出来叫做机会主导型、资源主导型、能力主导型,当然能力主导型企业获取资源,利用机会,它将更具备一个优势地位。现阶段,我认为是处在一个资源主导型向能力主导型转换的时期。

我想具体来分析在机会主导型这样一个阶段,能够看到在中国社会人口老龄化大局之下,我们有一些前期的探索和实践,他们很早就进入养老服务行业做各种不同的养老服务机构,开办的社区养老服务网点,政府也做了很多事情。大家都是基于老龄化机会来做,做了一段时间以后,发现有一些企业他们可能比其他人拥有了牌照资源、医保资源,遍布在社区的这种网点资源,他们的获客成本更低,对于政策的这种利用更充分,更具有话语权的资源型企业。资源主导型特别是我们现在看到很多国企央企也在利用原来存量物业转型做养老,既包括机构养老,也包括居家养老,这是典型的资源主导型。在现阶段各种各样的资源主导型企业,我们能看到在居家领域很多机构拥有几十家上百家社区服务驿站、照料中心覆盖了几千上万的有政府购买服务的这样的区域。我个人的观点在未来它的优势地位,相比于现在看到的平台企业应该说竞争力还是比较薄弱,我们现在看到的平台型企业,无论它是物业公司还是快递公司,还是综合性的生活服务,他们的覆盖客户的数量,获客成本对于我前面提到的这几类社会养老资源的整合的优势都远远强于从前纯粹的养老服务企业,这也是我提出来在这些平台型企业将会诞生出一家养老服务产业领导者。

随着社会化养老接近20年这样一个积累,实际上养老服务行业积累大量知识、财富、人员,不是没有价值。通过站在这种赋能的角度,与平台型企业合作,甚至是被它收购。我觉得都是一个很好的继续发展,我们脱离开这些平台型企业的资源做居家养老服务,再去打造和建设,无论是从资本实力方面还是从时间方面都不现实,这是我对今天的题目最后的一个看法,以上是我今天的分享内容。

那么再回顾一下我今天主要的三个观点:

第一居家养老是对各类资源的系统性利用

第二居家养老的经营模式要进行必要转化

第三居家养老服务产业里的领导者会从我们现在耳熟能详的这些平台型企业产生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谢谢大家!

【2022居家养老能力建设创新论坛】图文直播(二)——居家养老产业趋势及赋能需求
北京愿力健康管理产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高峻松

相关新闻

发表回复

联系我们

咨询热线

400-900-1886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8:30-17:30,节假日休息(关注微信公众号“非凡照护”)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