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 11月27日#2022居家养老能力建设创新论坛#
直播回顾(一)
9:10
发言人:刘维林
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会长
发言主题:论坛主旨演讲
发言内容: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很高兴应邀参加2022居家养老建设创新论坛,此次论坛旨在提升居家养老能力,为居家养老赋能,探索如何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挑战,论坛主题紧扣学会 学术大会的主题,是大会的重要组成。在此,我仅代表中国老年学会和老年医学学会对论坛的召开表示衷心的祝贺,对各位参会代表表示诚挚的问候。
截至2021年底,全国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2亿零56万人口,占到全国总人口的14.2%,标志我国已经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从2022年起,我国将迎来新中国成立以来长达14年的第2个老年人口增长高峰,老年人口进入快速的增长期。我国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加重,为养老事业的发展带来挑战和机遇。
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实施积极应对老龄化国家战略,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优化孤寡老人服务,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
从养老服务体系来看,中国已建立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据民政部统计,全国目前已建有4万2千多家养老机构,床位达826万张,实际入住400多万老年人。400多万老年人在机构养老,占到2.67亿老年人的1.5%。说明绝大多数老年人仍选择居家养老。养老机构中,居家养老是基础,社区养老是依托,机构养 老是补充,所以本次论坛的探讨方向和重点确定为居家养老。
由于少子化、空巢化的社会问题更加突出,自然家庭养老模式不能满足居家养老需求,建设居家养老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就极其必要和重要。政府承担兜底服务和基本养老服务,社会力量是多样化养老服务供给的主体,社会力量要深入广泛地参与。
以北京为例,北京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已经成型,已建成超过 1000多家社区养老服务驿站,覆盖相当大的范围。但大家也反映,就餐需求很大程度上未得到满足,医疗、护理、保健、康复需求满足率更低。纵观全国,居家养老服务比较普遍存在类似问题。我想,破解方法还在探索的过程中。
居家养老服务能力如何提升,我认为有以下几点需要重点关注。第一,加快培育和充实居家养老服务人才。养老人才的短期内难以解决。一方面推动居家养老服务智慧化减少人力资源的投入。此外,养老服务需要温度,要吸纳其他行业人力加入养老服务事业之中,并赋予其专项养老服务能力,养老人才的培养发展与老年人有密切的联系,要重视老年人力资源的开发,使更多的低龄活力老年人加入养老队伍中。
第二,探索“多业态+养老”融合发展,例如“物业+养老”、“金融+养老”“快递+养老”等创新模式,为更多有条件触达居家老年人的行业持续赋能,以此不断创新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发展模式。
第三,深入开展医康养相结合。在居家养老服务体系里,老年人的健康服务、健康促进,是重中之重,可以提高居家生活老年人的生命、生活质量。我们要思考如何让居家生活的老年人吃药、看病、护理、康复、健康咨询、健康管理更加方便,居家保健、医疗诊治、转诊预约、居家康复等体系更加健全。
养老事业大有可为!我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在各行各业的积极参与下,一定能为居家养老新格局探索出可行之道。
最后祝愿“2022居家养老能力建设创新论坛”取得圆满成功!祝愿线下、云端各位朋友以及家人在疫情防控期间工作顺利,健康平安!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