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每个人的心灵成长都是经历过黑暗中的摸索。在最渴望被看见的时候,每人看我;在有能力看见的时候,我愿做那盏灯。我们围绕“以我之力照亮少年之心”开展不同话题探讨,将即时为大家更新。

  • 第一期话题:如何为孩子设计康养指数身心健康/成长/快乐/幸福
  • 虚实互动系列活动首场,发言来自参会家长、康养咨询师、心理咨询师、教育专家、全科医生、主持人

作者:薪童,7-12岁家长代表/2021年12月27日晚

很高兴给我一次能跟大家一起分享,怎么去教育孩子,管理孩子的情绪的一个机会。我们家孩子现在上初中二年级。从他小学来说,一直成长到现在,我有一些感想,我认为,母亲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母亲的文化修养、言谈举止还有教育方式,都直接影响孩子的一生。

我一共有五个观点,分享给大家。

第一点:我觉得对孩子要多一些表扬跟鼓励,所有人都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我非常赞同这个观点。只要孩子有进步,都要及时表扬,这样他才能有成就感。退步,也不要去当面去数落他。更不拿自家孩子跟别的孩子做对比,这是非常一个大的禁忌。因为每个孩子身上都有很多的闪光点,家长如果经常去表扬自己的孩子,孩子一定会有出色的表现。

第二点:一定要有好习惯。怎么才能培养孩子的自觉性跟养成好习惯呢?其实挺难的,要持之以恒,教育家孙云晓说过,习惯决定孩子的命运。可见好习惯对孩子来说真的很重要,特别是小学阶段。孩子的自觉性和好习惯是一个形成阶段。

作为家长呢,要让孩子明白什么事儿是对的,什么事儿是错的,就什么时间他该去做作业,什么时间该玩儿,是要给他定规矩的。平时我总是鼓励她早睡早起。我告诉他,最美的朝阳只有早起的孩子才能看见,所以他每天都早起,看完太阳之后,去读读书,然后去学校。大部分时间在学校度过,学校有浓厚的学习气氛,孩子就知道干什么了,而回到家就不知道了。回家先去完成作业啊,做作业时,然后家里人所有都不许打扰,电视我们是从二年级以后就没有开过的。首先要养成这个爱读书的习惯,家长也不能端着手机,家长也要跟他一样。孩子也会效仿,然后习惯就自然而然形成了,我给我儿子买了很多很多的书,每晚睡前都要读半个小时的书,我读我的书。他也会读的津津有味儿,当然这个好习惯,要持之以恒。

第三点:以前我对孩子是事无巨细,结果发现,孩子养成了依赖的心理。现在我不再提醒他,让他自己去检查自己的书包,如果少带了,老师批评了,我也不会过问。他已经知道了,这些生活上学习上的事儿都是自己的事儿,他应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第四点,就是经常跟老师联系,了解孩子,在学校这段时间的一个学习状态跟表现。然后询问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态度,上课是否认真,发言是否积极等情况,跟孩子聊一聊,学校都发生什么事情,需要不需要跟父母沟通?需要不需要父母帮忙?如果孩子在某些方面存在不足,回家就是要针对性的去跟他沟通一下,然后避免他养成一些不好的习惯。

第五点:每个家长都希望孩子要刻苦学习,要立大志,这个立大志怎么说呢?就是每段时间跟孩子聊一下儿,你的志向是什么?你的志向也没有变化?你长大以后要去做什么?这样他才能知道我往什么方向去努力,我为什么要去学习?然后争取做个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这是对孩子的一个期望,也和所有人的一样的希望。

孩子一天天的变化,作为家长,我看在眼里,心里也特别的也特别的高兴,我希望我的这个分享,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谢谢大家。

【以我之力照亮少年之心】将邀请家长、老师、心理咨询师、教育专家、康养咨询师、医生等共同探讨看见孩子内心的工具,组织直播论坛、线上非线性讨论、线下讨论,请大家关注,想了解更多论坛内容,请添加客服

以我之力照亮少年之心(成果发表1)

相关新闻

评论列表(3条)

  • 1341
    1341 2021年12月28日 下午2:21

    说起每个孩子家长都是一肚子的话,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是最优秀的,在我们一味的关心孩子吃穿喝的时候,是否在意了孩子的心理健康,情绪的变化了?在很多方面我们都忽略了孩子的感受,总认为我们是有经验的,这样那样的做是对孩子最好的,却从没站在孩子的角度上去想孩子的想法,孩子的感受,孩子的情绪变化,心理健康比学习考试100分更值得我们去在意,这是我的想法。

  • 5751
    5751 2021年12月28日 上午11:50

    是不是家长在和孩子沟通的过程中,因为“爱子亲切”,不自觉就给孩子带来一种压迫感呢

  • 5516
    5516 2021年12月28日 上午11:12

    我是一名六年级学生的家长,我们一般关心孩子的方式,大多数是关心孩子的吃的是不是健康,有营养。穿得干净不干净,衣服穿得合适不合适环境,上学路上安不安全,有没有准时安全的到校,学习成绩怎么样,回家后逼着孩子学习。家长用自己认为好的方式对孩子好,担心将来孩子说:“妈妈,您当时为什么没有及时督促我呢?”实际上这种逼式教育,孩子慢慢变得不知感恩。也不会排解心理问题。
    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个好孩子。这个好孩子我们一般会认为:考试成绩好,考试的名次好,才艺好,口才好,体育好,性格好等,我们一般会遗忘好孩子的那颗心是不是好。我们平时应该多问问:“你上学快不快乐,有没有人欺负你,老师对你的态度好不好,你有没有心理上的想法呀?”

发表回复

联系我们

咨询热线

400-900-1886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8:30-17:30,节假日休息(关注微信公众号“非凡照护”)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